引言 个性化广告争议不断,到底是利益重要,还是用户的隐私更重要?
为了提高营销推广的精准度和效率,很多手机APP和网站都采用了个性化定制广告,例如大家平日常见的微信朋友圈广告和不少卖家投放的Facebook广告。
根据谷歌的定义,个性化广告是指根据之前收集的用户数据或历史数据(包括用户之前的搜索查询、活动、对网站或应用的访问、受众特征信息或位置信息)来选择确定的广告内容,具体而言,按受众特征定位的广告、根据兴趣类别定位的广告、再营销广告、定位目标客户匹配列表的广告等都属于个性化广告。
不过越来越精准的个性化广告也给用户带来了一些困扰和疑虑,据每日新闻报道,当下APP内置广告的行为占36%,近7成广告没有“关闭键”,取消微信个性化推荐广告甚至需要11个步骤才能完成,而且近日Facebook和Apple公司关于个性化广告侵犯用户隐私的口水战还在上演,这让不少广告商不免担心起未来利润的来源。
那么消费者对个性化广告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数字广告平台Signs.com团队对1000多名互联网用户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人们非常清楚自己的个人数据被一些软件或平台收集利用生成了个性化广告。
而且,几乎所有受访者(90%)都注意到了网站广告,有81%左右的受访者表示看到了基于其购物记录推送的广告,有38%的受访者一进入在线商店就收到了优惠券,甚至有高达58.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看到过其之前大声谈论过的相关产品的广告。下图显示了经历过上述任何一种个性化广告的用户百分比:
对于个性化广告的常见平台,社交媒体巨头首当其冲,而这也是触达消费者最广的广告投放渠道。有72.3%的受访者表示在Facebook看到了个性化广告,Instagram占比为50.5%,YouTube占比为46.1%。
另据独立广告分析平台Innovid今年7月对超1000名美国消费者的研究,个性化广告能提高销售收入及品牌忠诚度。有43%的受访者认为个性化是在线广告的必备特质,希望在线广告能结合其地理位置、兴趣及行为精准推送;有近30%的受访者认为个性化广告会提高他们的购买概率;还有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更加拥护采用个性化广告的品牌。
不过用户对于个性化广告侵犯顾客隐私的疑虑也确实存在。Signs.com的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用户熟悉个性化广告,但受访者中有一半(52%)的人认为这种广告是不道德的;80%的用户在看到所谈论的产品广告时都会觉得这是对其隐私的侵犯;另外,有54%的受访者也不愿意广告商根据其搜索记录推送广告。
因此事实上,用户并不喜欢根据其对话生成的个性化广告,但是有6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会“偷听”他们的对话并据此推荐个性化广告,而这种情况在使用互联网最多的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尤为突出,占比甚至达到了70.3%。
(认为自己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能够收听对话的用户占比)
相比之下,用户对基于其搜索记录生成的定制广告、有消费记录的在线商店发送的生日祝福邮件以及遗留购物车产品的提示广告接受度更高。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个性化广告的点击率都不会高于25%。
(接受不同个性化广告形式的用户数量百分比)
总而言之,虽然消费者更喜欢符合其兴趣的广告,但单纯投放广告与侵犯用户隐私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分。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最好的广告便是既能体现其兴趣,又不侵犯其隐私的个性化广告。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1-15 13:39
2025-01-12 12:07
2025-01-14 19:04
2025-01-16 09:16
2025-01-16 09:27
2025-01-14 11:08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