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2015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新趋势:第二波跨境电商热潮即将来临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Serry

2015-04-10 08:40

引言 2015年是中国跨境电商的转折年。因为激烈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传统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受到严峻的考验。中国跨境电商开始进入盘整期。 如果说2014年以前跨境电商是玩流量游戏,那么2015年之后更多会是整 ...


      2015年是中国跨境电商的转折年。因为激烈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传统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受到严峻的考验。中国跨境电商开始进入盘整期。


      如果说2014年以前跨境电商是玩流量游戏,那么2015年之后更多会是整合游戏。一是行业内整合,如sheinside和rome合并;二是供应链整合,基于关务、交易、物流、金融的综合服务平台开始出现,如上海欧坚网络科技公司的易境通上线;三是电商新贵和传统企业的结合,如百圆裤业收购环球易购。


      总的来说,以草根创业和价格战为特色的第一波跨境电商已经过去, 未来一段时期可能迎来第二波跨境电商热潮。那就是传统企业和品牌商的觉醒和爆发。这也是顺应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发展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还将呈现哪些发展趋势呢?


1. 两极分化


      目前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呈现两级分化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据海贸会调查,2014年深圳市大电商依然获得了高速增长。有不少跨境电商获得超过300%以上增长,销售额突破15亿,甚至高达20亿,各种表现甚至都超过了兰亭集势。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另一方面,中小卖家却不尽如意。无论是销售额和利润,都远远不及往年。


      虽然速卖通快速扩张,对大卖家造成很大程度地影响。但是现在看来,对中小卖家的影响更大。大卖家能够对跨境电商有深刻理解。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电商营销工具,采用多种电商营销方案,在供应链和团队管理上能够更加精细和高效,因而能够充分享受跨境电商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比如,大卖家都有比价功能,能够及时跟踪市场价格变动并快速做出调整;在采用同样的网络营销方式的时候,大卖家的效率是一般中小电商的5-10倍;大卖家对新出现的网络营销工具(如Facebook,Twitter等)上手比较快,当然还有更多其它的原因。而小卖家就只是开个店,卖卖货而已,陷于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当中,很难有所突破。


2. 品牌争夺战


      可以说,2015年是中国跨境电商品牌年。不仅各大电商平台开始盯上有限的品牌资源,中小电商也在激烈的价格战中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亚马逊这两年来的优异表现,刺激了速卖通、京东和敦煌网。


      未来速卖通肯定会发生类似天猫的裂变;京东直接发话,不是品牌商不要来玩;最近敦煌网CEO王树彤在峰会上提倡OBM,从产品制造到品牌创造,寻找全球梦想合伙人,很煽情,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利用亚马逊创建品牌。


      但是品牌岂是那么容易创建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建立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市场条件和有逼格的创始人等多种因素。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说,与其说是一个机会,倒不如说更多的是一个陷阱。


      这是一个不缺品牌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品牌过剩的时代,在传统服装,食品等行业,面对强势的欧美同类品牌,中国跨境电商创牌之路将会异常艰辛。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新奇特产品,特别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智能产品方面,容易创牌成功。比如Anker的移动电源的成功,就是及时抓住了迅速成长起来的市场空隙。


      说到这里,我们开始意识到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本应该发力的传统企业或品牌商不能够顺利接棒,新的跨境品牌一时建立不起来。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就会出现青黄不接,想要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


3. 海外仓发展迅猛


      经过五年左右的发展,海外仓在2014年开始浮出水面,迎来疯狂增长。深圳大卖家都纷纷在海外建仓。各种物流公司,海外实体公司都纷纷转向海外仓项目。


      最早做海外仓的出口易和递四方等都陆续扩大海外仓规模。受到亚马逊良好业绩的影响,eBay、速卖通也开始加大布局海外仓的力度。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海外仓无疑成为了2015年年初跨境电商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也预示着2015年可能成为海外仓井喷的一年。


      海外仓能够扩展跨境电商品类,通过海外仓,原来笨重、泡货、易碎的商品也可以进行跨境交易,当地发货。另外,海外仓离消费者很近,可以实施退换货,能够极大地提升客户体验,进而提高销售额。


      但海外仓并不是完美的。海外仓需要巨大的投入和进行精细化管理。国外的人力成本相当高昂。很多人眼中的海外仓,其实只是在海外租个仓库,采用很简单的WMS系统,想要达到亚马逊仓储运营中心那样的效率还差地很远。正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海外建仓。建议更多的卖家使用专业高效的海外仓,本身做好选品和运营就很不错了。


      国外真正需要和适合开展海外仓的地方非常集中,就那么几个国家:美、德、英、日、澳、俄等。由于德英的租金和运营成本很高,很多人开始考虑在波兰、捷克等国建仓。


      从总体来看,目前说海外仓发展到了拐点有点言之过早,但无疑海外仓已经有点过火。在德国法兰克福,就有6--7家做海外仓的公司。 最新信息显示,早期做海外仓的公司都在收缩,海外仓不再是蓝海一片。


4. 整合分销异军突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合分销成为中国外贸电商新亮点。各种整合分销项目陆续登台亮相。


      1月26号解放路张志锋的中国好东西网上线,为深圳卖家提供分销和融资服务;俄优选平台以俄语为突破口,开拓俄罗斯和北欧市场;慈溪家电馆徐总则以小家电为主线,进行全球海外仓铺货;围绕ERP的赛兔云仓则刚刚上线;中国好服饰网则专注于服装分销;而速通云库则是利用仓储和物流优势为跨境卖家服务。


      应该说,整合分销是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正是跨境电商发展到一定规模,不再像以前那么零散,就会出现为提高效率更为专业分工的分销系统的出现。这样跨境卖家可以更多集中于营销方面。供货商的销售也大大加快了。


      但是整合分销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谁都可以卖,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其次,销售无计划性会导致库存积压,某些产品甚至会变成死货。这和定产定销相比,风险很大。还有个重要的信任问题,当某个产品热销的时候,供应商面临被出卖的风险。


      借卖网曾经是国内最早采用整合分销模式的电商平台。但递四方李跃坦诚,花了3500万证明了借卖网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整合分销根本没有价值,大卖家不需要,大卖家供应链甚至做得更好。小卖家起不来量,赚钱也很困难。对所谓供应商融资,中国这些出口货物质量都是问题,还不如对进口商品融资更让人放心。


      如果说,第三方平台是个大卖场,那么整合分销就是发动各个零售商,期望发挥蚂蚁雄兵的威力。这两种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两者之间谁更有效率?谁将战胜谁?还是说两者同时并存?或者正如李跃所说的,整合分销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目前还难以下结论。您怎么看?


5. 小语种市场变热


      2014年跨境平台商开始激烈争夺小语种区域市场。在小语种地区提供本地化的服务的平台并不鲜见,比如速卖通专门针对巴西市场推出语葡萄牙语网站,在物流和支付上速卖通也正加强与巴西本土服务商的合作。又比如,兰亭集势有27种语言,利用北京多语言优势,找到留学生、海归、兼职翻译人员,实现了小语种的市场突破。


目前最有价值的小语种市场主要有:


      1)俄语,目前是最有价值的跨境电商市场。人多地大,无可争议。国内大龙网这两年都在深耕俄罗斯市场;


      2)日语,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身处亚洲却自认为是西方世界一员的日本。也只有日本弹丸之地能出个乐天大电商和阿里巴巴,亚马逊一较高下;


      3)德语,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金融危机之后一枝独秀;


      4)西班牙语,西班牙曾为第一个日不落帝国,随着当年殖民扩张,还在广大的拉丁美洲,甚至北美,欧洲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受众。西班牙语是开拓南美电商市场的通用语言;


      5)法语,在拿破仑时期,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随着英国崛起,法语受到了英语一统天下的威胁。目前影响力还不如西班牙语。


      早期的电商主要是以欧美市场为主。到2013年俄罗斯市场成为大热点,新兴国家增速迅猛。特别是金砖国家更是大电商高度关注的市场。


      但是到了2015年,俄罗斯市场由于卢布大幅度贬值,购买力严重下降,俄罗斯市场开始遭受霜冻。金砖国家表现也开始趋于疲软。环顾全球,只剩下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未受到影响,还对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


6. 多渠道运营


      这两年来,得益于注重品牌和自有仓储运营系统,亚马逊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令人刮目相看。今年亚马逊中国团队更是扩大三倍,大力培育中国卖家。


      可以说2015年是亚马逊年。而作为跨境电商鼻祖的eBay开始进入单位数的爬行增长,意味着eBay平台日益走向成熟和稳定。


      速卖通发展更加迅猛,特别是阿里巴巴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速卖通发展更是走上快车道。根据畅路销报告,2014年第四季亚马逊销售开始超越eBay平台,速卖通成为交易量最大的平台,是亚马逊和ebay之和还要多。其中,亚马逊和新兴平台增长最快,超越平均水平13%,正在快速抢夺线上市场。


      自2013年以来,跟之前很多的单一集中在某个平台销售的电商相比,更多的电商企业选择了多平台运营,也有很多的企业通过分销的方式实现全网平台的铺货。


      而所谓的多平台运营其实就是“不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的策略。不同平台不同时期的此消彼长,以及各个平台不同的客户群和目标细分市场,都在推动着跨境电商采用多平台运营策略。展望2015年,通过合理分配投资和资源,布局高速增长平台,自建网站,开展多渠道运营是一种主流趋势。


7. 本土化运营进展缓慢


      进入2015年,跨境电商都在尝试开展本土化运营,尽可能靠近消费者。深圳大卖家纷纷在海外建仓,米兰、兰亭集势都在国外开设体验店。京东也准备在俄罗斯建立仓储运营中心,实施本土化经营。大龙网在国外建立体验店,邀请国外电商和零售商到国内开对接会,都是在尝试各种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生存就是跨境电商的生存策略,它主要包括本土化服务和本土化营销。跨境电商要想做大做强,最终必须走出国门,提供本土化服务,才能和国外同行同台竞技。能否本土化是跨境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土化是跨境电商必须解决的核心任务之一。


      一个品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品牌,必须走出国门,必须与国外的线下主流渠道结合,必须实现本土化运营。和国内开拓过程一样,必须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攻克。


      但是目前本土化尝试都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进展缓慢,效果甚微。中国跨境电商发展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依然是小众市场,还没有进入主流渠道和主流媒体。以中国服装为例,由于缺乏供应商配合,跨境电商很难找到国外合适的尺码,而是根据中国人的尺寸,做国外teenager的生意。


      中国跨境电商主要是做低端便宜货,靠仿牌维持,缺少自主品牌和设计,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由此可见,虽然服装是中国跨境电商一个很大的品类,但依然是任重道远,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编辑:亿恩 Serry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微信:(enecnews)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转载本文不得修改标题及原文,并保留来源以及原文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索权利。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2.52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运费

土耳其

OnBuy

转化率

社交营销

禁售

韩国

收入

账号

UPS

美妆

流量

中国卖家

环球易购

亚马逊日本站

美国消费者

销售

WhatsApp

印尼

消费习惯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