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兜兜转转还是做跨境
深圳坂田某跨境电商产业园的深夜,卖家VIVI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报表苦笑:去年净利润率比2023年又缩水了。
2024年年终,一批跨境从业者表示公司已经没有了年终奖、年会也办得很寒碜,企业则提到过去一年承压更重、业绩表现趋缓甚至下滑。在年终的采访中,一批卖家对亿恩网表示或将离场,不过从最新情况看,他们又留下来了……
跨境这碗饭,终究是香的。
“我又可以了”
“干亚马逊也五六年了,年前喊着要走要走,更多的是当时对一整年业绩的不满意,毕竟年年都在下降。但是休了一个春节好像‘我又可以了’”,卖家Jerry如是说。
从2023年起,Jerry手上的几个亚马逊店铺营收不断下降,类目的竞争不断加大,价格战卷得水深火热,彼时为了多占一点市场份额,Jerry不得不被推着成为低价士兵。
2024年,为了控制成本,他只能从产品质量等方面行动,“起码有半年,被低价卷得脑袋空空的日子起码过了半年。”
在那半年里,Jerry的产品开发变得十分困难,要找更便宜的材料替代,要在产品规格上做更多的成本计算,精力投入更大,半年下来,其欧洲站、北美站店铺的销量勉强维持住了,但其利润惨不忍睹。
“有几个店铺因为退款率太高和投诉多被冻了,我才恍如初醒”,于是Jerry开始着手调整,退出价格战,此后销量和销售额继续下滑,但利润比搞低价的那半年高了很多,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被价格战和市场大背景“折磨”得心力交瘁,年终盘点发现全年利润比2023年下滑了24个百分点,成了Jerry彼时要退出跨境圈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那时候的Jerry对亿恩网说:“明年打算陆续关掉店铺,先休息一段时间,再找找别的创业路子。”
然而过了一个春节,亿恩网再次采访时,Jerry笑笑称已经在看一些新品,准备3月后在亚马逊上架,“虽然新的一年又有了很多新挑战,比如关税,比如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比如亚马逊各种新政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跨境还是比其他行业更有盼头。”
如Jerry一样想法的卖家不在少数。
年前盘点被业绩伤到,过了一个春节又整装待发,即便是现在,做跨境闷声发财的还是不少的。
跨境百景:还是香
在跨境电商之都深圳,关于跨境电商的神话几乎从不间断。
这里占据着全国近半的亚马逊头部卖家,有数据指出,仅仅坂田街道的跨境卖家群就有“日均发出50万个包裹”的成绩。龙华区的跨境电商写字楼里,灯火常常亮到深夜。
远离1000+公里外的义乌,一批批国内电商创业者试水跨境,还有几千个外贸型企业回流,国际商贸城甚至出现“亚马逊选品师”的职业。00后创业者Smile从“路边一元店”到成柜出海,仅旗下的圣诞装饰品类就在年终旺季卖了几十万单。
广州、杭州等地的服装批发市场老板娘们白天发货,晚上化身“双语主播”,用流利的各国语言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后台订单蹭蹭增长。
东莞工厂们从传统OEM转型FBA卖家,甚至在车间里竖起“亚马逊实时销量数据大屏”,有人还称:“东莞模式”牛(指“上午接单,下午出货,半夜到港”的极限操作)。
去年,一卖家和亿恩网兴奋分享:自己研发的新品在亚马逊欧洲站爆单,硬生生将公司整体的利润率拉到20%;还有的亚马逊夫妻联手将火锅底料卖到欧美电商市场。
每天,有成百上千吨的蓝牙耳机、服装、手机壳、LED灯带等产品通过中国卖家的销售跨越远洋,发往全球。
仍旧有越来越多的人挤进跨境电商。
以“跨境电商”为关键词在企查查进行搜索,发现近三个月新注册的相关企业近乎6000家,半年内新注册的超过1.14万家,近一年的超过2万。
可见,虽然有人含泪离场,但跨境电商巨大的可能性仍在诱惑新入局者,“格局大点,要把生意做到全球去,要看到更多人的钱袋子。”
终局还是亚马逊
要出海,绝大多数卖家还是依赖亚马逊,毕竟它拥有海外最大的流量和用户池。就算是做品牌,有品牌独立站,这些品牌卖家也不会舍弃亚马逊这一巨大的增量平台。
亚马逊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方卖家服务为其创造了1561亿美元的收入,占亚马逊总收入的24.48%。仅2024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的第三方卖家占总销量的62%,创历史新高。
25年前,亚马逊推出第三方市场,10年后,第三方销售额仅占所有销售单位的不到三分之一。
但从2013年起,到2016年期间的连续11个季度里,第三方卖家的份额每季度增长一个百分点。
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2024年,亚马逊在其22个市场中新增了90多万名新卖家,过去五年新增卖家超过400万。这其中,来自中国的新卖家占比最大。
且2024年,中国卖家在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已经增加到50%以上。亚马逊曾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资料中,提到中国卖家在其平台上的市场份额“巨大”。
尽管有不少卖家跟亿恩网吐槽亚马逊日趋严苛的审核等问题,还有的卖家因为屡屡被亚马逊误判为“滥用变体”,导致多个爆款链接被下架,账户上百万美元资金冻结,但亚马逊带来的销售增长曲线仍旧令其不舍离开。
有人在地狱模式里挣扎求生,有人在天堂赛道里日进斗金。在这魔幻现实里,更典型常见的生存图景是,大多数中国卖家在两者中间找寻赚钱机会。
虽然有报告指出,美国等多地消费者的网购频率有所下降,且网购越来越谨慎、对价格愈发敏感,但亚马逊仍然是消费者首选网购平台。
也许新的一年,卖家们还要面对物流费高涨、平台“吸血”、合规严苛、退货不停、黑科技打击、关税等“过山车”式难题,但苦中依旧能取乐、
2025年的战鼓已敲响,是深渊还是星辰,或许要看能否适应变化。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2-13 10:59
2025-02-13 18:13
2025-02-17 13:40
2025-02-14 18:13
2025-02-14 21:28
2025-02-19 14:20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