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这场你“追”我“逃”的商业游戏中,亚马逊和沃尔玛卖家找到了关税“避风港”。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税冲击,一群“嗅觉灵敏”的跨境玩家已悄然展开行动——亚马逊、沃尔玛第三方卖家正将数万集装箱货物从中国紧急转运至加拿大仓库,上演一场“关税地道战”。
“逃”到加拿大
Flexport最新数据显示,上周中国至加拿大货运量激增50%,这场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仓储大迁徙"揭开了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冰山一角。
在美加边境线北纬49度的阴影里,一场关乎数万亿美元货值的仓储暗战悄然打响。
据了解,加拿大对外贸易区的政策犹如"免税天堂"——货物存储前四年享受关税豁免,若最终转口美国还能申请退税。
这恰好填补了美国保税仓爆仓的真空地带: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保税仓库的运营商表示,他们近期收到大量关于其设施空间的咨询。使用保税仓,可以在美国境内储存进口商品,而无需在进入美国时缴纳关税和税款,从而为等待关税谈判的结果提供了缓冲空间。
在大多情况下,保税仓在美国的仓储业实际上属于小中市场,但随着美国关税风波不断发酵,曾经无人问津的业务如今成了香饽饽,不少卖家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根本拿不到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成了亚马逊和沃尔玛卖家的最优选择。
这场看似简单的仓储转移,实则是场精密计算的时空游戏。前亚马逊运营经理卡拉·巴布解密:货物先在美西港口完成清关,再以"保税运输"名义转场加拿大,全程保持"关税冻结态"。这种"量子态仓储"既规避了美国海关的即时征税,又保留了未来直送全美配送中心的通道。
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本质上是押注白宫将放弃对华高额关税。
Flexport海运总监内森·斯特朗表示,该策略将物流弹性发挥到极致——若关税取消,货物72小时内可覆盖北美80%人口;若僵局持续,则可转道墨西哥或就地清关。
BorderWorx物流公司CEO迪恩·伍德透露,已有卖家将圣诞季70%的备货转移至加拿大,"这就像在赌场用筹码换时间,只要轮盘没停就有翻盘机会"。
有业内人士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亚马逊卖家在加拿大仓库的每个货柜,都如同诺亚方舟上的物种样本,承载着全球供应链最后的希望。
一位亚马逊和沃尔玛头部第三方卖家的高管表示:“如果我们相信美国政府……(尽管这仍是个大问号),现在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了。我们准备等待关税战结束。”他补充道:“这种情况不会永远持续。”
除了第三方卖家,有知情人士透露称亚马逊和沃尔玛自营产品的一些制造商和分销商,以及迪士尼等公司的供应商也在采取这样的策略。
关税博弈下的供应链重构
众所周知,亚马逊和沃尔玛既有自营业务,也托管第三方零售商。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超60%销售额来自第三方卖家,而沃尔玛的这一比例低得多。
其实,这些电商巨头一直在寻求缓解关税影响的途径,包括与供应商合作将热门商品生产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关税负担较低的国家。
不过这一过程显然并不顺利。当沃尔玛将小家电生产线迁往越南时,发现当地人工成本比珠三角高出18%。
某迪士尼供应商坦言:"印度工厂良品率仅有东莞的73%,交货周期却要多出45天,这种效率差足以吞噬全部关税优势。"
加拿大皇家银行测算显示,即便考虑145%关税,中国制造的综合成本仍比东南亚低12-15个百分点。
这正是卖家甘冒风险北上的底层逻辑——与其在东南亚重建供应链,不如在加拿大玩转仓储魔术。
距离黑色星期五仅剩7个月,卖家的心跳与保税仓货架共振。
某头部第三方商家透露,已在埃德蒙顿仓库囤积800万件圣诞装饰品,"这相当于赌上全年60%的现金流"。
当然,这样的做法风险也不小。Flexport海运总监内森·斯特朗警告,在加拿大囤货会增加成本,若关税未取消时被迫将货物运入美国,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这可能让你在仍需支付关税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开支。”
对此,一名专门从事美加物流和仓储业务的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至少在眼下,一些零售商还是愿意承担与加拿大进口相关的额外成本,因为其比直接支付当前的美国关税税率要便宜得多。”
“这确实会对一些小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但对那些想要对冲风险的企业来说,这一策略仍值得一试。”这名负责人补充称。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近日释放降低关税的信号,想必这一消息也会给那些冒险进军加拿大的卖家带来一丝宽慰。
不过截至目前,亚马逊和沃尔玛还没有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任何回应。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4-24 09:29
2025-04-24 10:59
2025-04-25 09:09
2025-04-24 19:21
2025-04-21 20:03
2025-04-21 11:19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