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睁眼,美国对中国最新的关税消息就刷满了小编的朋友圈:从104%再度提升至125%,即刻生效。算上此前的34%、84%及104%,这轮已经是短时间里美国对中国关税的第四次加码。
早在宣布前几轮关税的时候,美国亿万富翁马克·库班就在Bluesky上表示:“如果这些关税政策持续下去......对美国卖家来说是难以置信的机遇。”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
据RevenueGeeks数据显示,有71%的美国亚马逊卖家依赖从中国采购商品。这就意味着关税政策不仅会打击中国等外国公司,也会对美国卖家造成压力。
美国亚马逊大卖:关税让我每年成本多出近3亿
近日,美国亚马逊大卖Simple Morden创始人Mike Beckham就在X发文表达了自己最近对美国关税的思考。
先来介绍一下Simple Morden。Simple Morden是美国知名水杯品牌,在亚马逊、沃尔玛、塔吉特等渠道均有销售,且年销售额在2022年时就已经达到1亿美元(约合7.34亿人民币)。
Mike Beckham在帖子中提到:过去一周中他曾和许多华盛顿及中国CEO进行过探讨,但他们都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会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关税的产生会让不少企业产生大量的成本。
据Mike Beckham表示,他们公司今年预计将支付将近4000万美元(约合2.94亿人民币)的新关税。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字是在美国对中国加征104%和125%关税前提出的,如果Simple Morden也从中国进口商品,那这个数字可能会更多。
在过去几年里,Simple Morden在美国国内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建厂,但因为很多复杂的原因,大部分商品仍在美国外生产,这也是多数美国企业的现状。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不愿意在美国生产,而是“经济上不可行”。
Mike Beckham表示,(美国)企业现在有三种选择来覆盖新的关税:提高价格、削减开支或是接受较低的利润。
Mike Beckham还在帖子中提到,对于许多服务提供商来说,接下来的几周将非常艰难:会有大量客户流失,以及一些大幅的价格削减。同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将很难获得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美国消费者反应,“一夜之间亚马逊上的不少产品都涨价了”。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经济学副教授安德鲁·凯恩斯利也表示,持续的贸易战将使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担一些成本”。
亚马逊:突然取消多家中国及亚洲供应商订单,为应对关税?
关税除了让美国亚马逊卖家压力山大,让亚马逊也相当“头大”。
上周,一位向亚马逊供货十几年的国内沙滩椅制造商收到了一封来自亚马逊的邮件,邮件中提到,(亚马逊)公司正在取消一些“错误”下的采购订单,并告知对方不要发货。
据彭博社和每日邮报的报道,这位供应商的经历不是个案,亚马逊在没有“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取消了多笔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制造的商品订单,这些商品包括但不限于沙滩椅、滑板车、空调等。
据悉,被取消的订单多为“直接进口订单”,即由亚马逊直接从生产国供应商处购买及批发商品,再将产品运送到自己在美国的仓库。此类“直接进口订单”模式约占亚马逊平台商品销售总量的40%。这种方式下,亚马逊是订单的记录进口商,因此需要在商品达到美国港口时支付关税。
虽然邮件中没有提到“关税”的字眼,但不少供应商认为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美国高企的进口关税。
这位沙滩椅供应商表示,此前亚马逊从没有以这种方式取消过任何订单;现在这批价值50万美元(约合366.8万人民币)的椅子已经全部制作完成,亚马逊突然取消订单让他不得不自己给工厂支付椅子的费用,并为这批椅子寻找买家。
前亚马逊供应商经理Scott Miller也表示,亚马逊“毫无征兆”的取消了他几位客户从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制造的商品订单,并表示此举可能会迫使被取消订单的供应商与亚马逊重新谈判条款。
亚马逊目前并未对此事做出回应。但其在今年2月份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曾提到“国际贸易争端是风险因素之一”,因为“中国供应商为我们(亚马逊)提供了大量的零件和成品”。高盛也在报告表示,特朗普关税将导致亚马逊年化营业利润损失 50亿至100亿美元。
中国卖家:大卖纷纷亮招,中小卖家陷入纠结
面对美国方面关税的层层加码,国内不少卖家已经在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
据路透社报道,不少受访的中国卖家表示已经计划开始涨价,并积极寻找、开拓新的市场。这些想法与不少已经“表态”的国内大卖不谋而合。
安克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降本增效、探索新兴市场
首先,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等方式提高品牌议价权并保证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其次,持续开展全链条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过程管控,通过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与规模效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霞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探索新兴市场增量,分散区域政策风险。
安克创新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还提到,自2022年起已开始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制定预案,且关税加征主要影响成本端,但凭借良好的毛利率和强大的品牌粘性,公司内部对未来展望并未过度悲观。
致欧科技:涨价、开拓新兴市场
在美国市场进行产品涨价以应对短期成本冲击,构建东南亚、中国双供应中心;继续夯实欧洲市场的大本营地位,并布局开拓新兴市场。
据致欧表示,公司在欧洲地区的营收约占总体的60%,美国地区营收约占30%。
涛涛车业:提价、开拓新市场、扩建海外产能及供应链
涛涛车业提出“实时关注、分别对策、积极应对、加快布局”的总体策略,具体措施包括产品提价、加快海外产能扩建、扩展全球供应链、开拓新销售渠道等,力图将政策冲击降至最低。
同时,公司表示已经在美国本土库存、境内外制造、全球采购及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做好准备,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并表示还提到,即使进行一定幅度的涨价,“销售价格也低于美国本土厂家价格,仍然具备成本上涨的优势”。
巨星科技:ODM不变,OBM将涨价
巨星业务分为ODM和OBM两种模式。ODM关税由客户承担,巨星方面不会通过降价来分担;OBM关税则由巨星自己承担,会进行涨价来进行传导。
据悉,在4月2日的关税消息后,巨星就在发布的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表示,“我们的反应是第二天就开始涨价,预计很快能看到全行业涨价的行为发生。”
虽然不少大卖已经下场表态,但不少中小卖家对“涨价”还在观望之中。原因无他,竞对不涨价,自己也不敢动。
正如有卖家所说,“我不卷但对手要卷”。以竞争激烈的服装类目为例,有卖家发现不少头部品牌不止价格没有上涨,在部分竞争更加激烈的细分类目反而出现了降价的情况。这位卖家猜测,此举或是为了将小卖家卷出市场。另一位卖家也表示,真正卷的是头部大卖。
但不少中小卖家都提出了同样的疑问“美国市场还值不值得大精力的投入?”这对不少跨境卖家都是不得不仔细斟酌的问题。但从不少大卖的决策可以看出,“开拓新兴市场”几乎已经成为“必选项”。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美国市场是否值得继续投入,答案说到底还是因卖家而异。但正如人民日报所说,我们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未来,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政策及业内动态,以及时洞察潜在的风险与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市场局势。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4-07 10:36
2025-04-07 20:38
2025-04-10 21:00
2025-04-08 11:48
2025-04-05 08:10
2025-04-10 10:55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