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又一服装巨头倒下!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路雪苹

2025-03-28 09:17

引言 服饰巨头破产清算

曾经遍布各大城市、被众多国人青睐的服装品牌真维斯,如今也走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前段时间,真维斯在澳大利亚启动自愿托管程序,正式走向破产清算的阶段,公司声称将在未来数月关闭90多家门店,相当于线下零售渠道直接关闭,也意味着公司的近千名员工将面临失业困境。

 

根据外媒数据来看,目前真维斯多家门店正在促销,以此清理库存,减少公司的债务负担。

 

曾经的服装巨头如今竟走向这般境地,令人唏嘘不已。回顾真维斯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其与中国颇有渊源。

 

从事贴牌加工的杨氏兄弟在1990收购真维斯,他们于1993年将真维斯推进中国内地市场,后品牌迅速崛起,巅峰时期在中国的门店数量高达2800多家,其营收更是冲到了49.59亿港元。

 

这期间,真维斯在内地持续扩张,成功占据休闲服装市场的半边天,将其母公司旭日集团推向上市。对中国市场抱有较大信心的真维斯,甚至还将总部迁到了广东惠州市,定下一个又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但好景不长,这一情况在2013年发生转折,中国服装行业整天陷入“高库存”的困境,再加上电商和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冲击,真维斯业绩开始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17年之间,真维斯业绩跌幅高达65%,关店数量超1000家。后公司历经了裁员和关店潮,真维斯的情况颓废之势显著。

 

2018年,每况愈下的真维斯将其中国零售业务以8亿港元的价格整体出售,以此寻求新的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快时尚品牌把握红利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刻,真维斯的线上业务也并未有所成绩,而是主要扮演协助处理实体店尾货,去库存的角色。

 

但很显然,彼时的真维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也无法扭转当下的局面。业绩持续下滑、亏损不断,真维斯在2020年遭遇闭店危机,并且已经进入了破产程序,但由于新买家进场,又将真维斯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

 

如今,真维斯再次宣布破产,或许是早已无力回天。

 

深究真维斯倒下的因素,不难发现有多重。快时尚盛行的当下,诸如Zara等品牌层出不穷,且为迎合眼下年轻人的需求,纷纷以迅速的方式推出新款产品。但真维斯则是停滞不前,不仅款式设计陈旧,就连供应链的响应能力也很滞后。

 

其业绩大肆下滑的那几年声声错过了电商市场发展的先机。常理而言,早在2009年便进军电子商务的真维斯,远超过同类美邦、森马进入电商的时间,在线上也应该早有所成就。

 

但直到2017年,电商市场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真维斯也并未在电商市场占据太大的份额,反而是Zara和H&M在一步一步挤压其生存空间。这或许与其电商平台的策略布局有所关联,据了解,其线上平台主要是为了协助线下门店去库存、处理旧款。

 

同样,在市场营销上,真维斯也并未如同行那样大肆进行代言人、各式广告的营销,反而沉默的有些可怕,也让其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

 

无独有偶,快时尚界的鼻祖Forever 21也是节节败退的服饰巨头代表之一。

 

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00多家门店的Forever 21近日再次向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这已经是其6年内第二深陷破产泥潭了。

 

陷入困境的原因很普遍,Forever 21方声称线下商超客流萎缩、电商竞争加剧。但据业内人士分析,其市场被同类型品牌抢占,Forever 21的品牌溢价能力低,导致其品牌影响力和规模逐渐减弱,再加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叠加持续亏损,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即便其母公司Forever 21探索战略选项,也未能挽救其颓废的势头,反而愈演愈烈。

 

数据显示,目前Forever 21的估值在1亿~5亿美元之间,但其负债却是高得离谱,约在10亿~100亿美元之间,债权人数量超过1万名。

 

造成Forever 21估值下滑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其不断下滑的业绩影响。根据文件,2024年Forever 21损失了1.5亿美元,2025年预计亏损约1.8亿美元。

 

Forever 21线下门店不能找到潜在的买家,公司可能启动全面清算程序。

 

破产重组后,Forever 21方表示要想重新崛起,必须紧密围绕年轻消费者展开。深入了解年轻群体的时尚喜好、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念,通过推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营销策略,重新赢得市场份额。

 

市场的风云变幻从未停歇,有人入场,自然有人出局。同样的败北案例不止是真维斯和Forever 21,近几年多家快时尚巨头都出现了营收增速下滑的情况,其中不乏优衣库母公司迅销、ZARA母公司Inditex以及H&M。

 

一方面是大环境激烈,越来越多的后继者善于模仿轻奢和奢侈品牌,不是直接抄袭,但又能将平替做到极致,这无疑对不少品牌产生了冲击。个别品牌为了一味追求更新的速度也失去了自身品牌的特色。

 

另一方面则是经济环境不确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更侧重于追求性价比高得产品。但很多快时尚品牌却在通过覆盖标签的模式变相涨价,诸多消费者则是转向线上购买服饰。

 

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也折射出当下服饰市场的紧张现状,传统零售模式和快时尚模式都在面临生存挑战,服饰品牌想要鼎立不消还有很高得天花板需要触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1.2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产品侵权

千禧一代

国产

反垄断

父亲节

多平台

易佰网络

GBC

货代

跨境物流

上市

PayPal

网易考拉

库存

家电

DHL

英国电商

恶搞

新西兰

澳洲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